新型电池:产业规模仍将保持扩张趋势

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,新型电池行业作为其核心支撑力量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。2024年,我国新型电池行业在市场规模、技术创新、产业链协同以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展望2025年,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,如何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,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。


2024年,我国新型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。在电池环节,2024年1-6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达480GWh,同比增长20%,其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,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203GWh。展望2025年,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电力储能市场蓬勃发展的拉动下,新型电池产业规模仍将保持扩张趋势。预计2025年新型电池行业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约20%。


2024年,我国新型电池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在锂电池领域,高镍三元材料、硅基负极材料等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,电池能量密度得到有效提升。宁德时代发布天行物流商用电池,能够有效缓解新能源商用车补能慢、综合成本高以及运输里程短等核心问题。在前沿领域,固态电池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,部分企业已进入小试或中试阶段,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有望在未来改变电池技术格局。


展望2025年,技术创新将继续成为新型电池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进一步突破,预计有更多企业加快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,固态电池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和飞行器、人形机器人、消费电子和特定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。


2024年,新型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。上游原材料企业通过产能扩产、技术升级等保障中游电池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,中游电池企业与下游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系统集成商等也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,共同推动产品研发、生产和应用。


展望2025年,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协同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,区域布局也将更加合理优化。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,头部企业将更加注重产业链整合与协同,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,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。


2024年,我国新型电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色,出口规模持续增长。据SNE Research数据,在2024年1-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,我国企业占据6家,市场份额合计64.9%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位列前两位。然而,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土产业,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政策,设置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,对我国电池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阻碍。


展望2025年,我国新型电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,但出口市场仍存在诸多机遇。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,对新型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,尤其是在欧洲、北美等地区,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潜力巨大。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、成本控制和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,有望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出口规模进一步增长。


相关文章

18129611072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