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ft推出创新航空用28V锂离子电池,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

道达尔能源旗下的Saft公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4年NBAA公务航空大会暨展览会上,正式发布了专为航空领域打造的28V锂离子电池。这款产品凭借多项核心技术突破,重新定义了航空电源的性能标准,为航空业轻量化、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1161907.png


一、材料与结构创新: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重突破


Saft的28V航空锂电池在核心材料与结构设计上实现了三大技术跃升:


纳米级电极材料:采用高纯度镍钴锰(NCM)三元正极材料,通过纳米级颗粒优化(粒径控制在50-80nm),使电极比表面积提升40%,电荷传输效率提高25%。搭配硅碳复合负极,能量密度达到280Wh/kg,远超传统铅酸电池(40-50Wh/kg)和同类航空锂电池(220-250Wh/kg),相同重量下储能能力提升2倍以上。


军工级密封结构:外壳采用航空铝合金(Al7075)一体成型,厚度仅0.8mm却能承受1500PSI的冲击压力,配合氟橡胶密封圈和激光焊接工艺,实现IP68级防水防尘。即使在机身遭遇极端震动(20g加速度)或液体泼溅时,也能杜绝漏液或短路风险。


分层散热设计:电池内部采用“蜂窝状”电芯排布,相邻电芯间预留0.5mm散热通道,配合石墨烯导热片,将散热效率提升30%。在持续高功率放电(10C倍率)时,电芯温差可控制在5℃以内,避免局部过热引发热失控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1161903.png



二、智能管理系统:实时监控与自适应调节


电池内置的“航空级BMS(电池管理系统)”是其另一大技术亮点,具备三大核心功能:


实时健康监测:通过16个内置传感器,每秒采集电压、电流、温度、内阻等12项参数,数据经边缘计算芯片处理后,生成“健康度评分”(0-100分),可通过CAN总线实时传输至机身控制系统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(如电芯老化、接触不良)。


自适应放电调节:根据飞行阶段(如起飞、巡航、降落)的电力需求,自动调整放电倍率。例如起飞时需高功率(5C)驱动辅助设备,系统会激活全部电芯并联供电;巡航时仅需低功率(0.5C),则关闭部分电芯以减少损耗,延长续航时间。


应急安全机制:若检测到极端情况(如短路、高温),BMS会在10毫秒内触发三级保护:首先切断主回路,其次启动内置灭火装置(惰性气体),最后激活隔热层(陶瓷纤维),确保电池在故障状态下不影响机身安全。



三、全生命周期优势:从使用到回收的闭环设计


超长寿命与免维护:通过材料优化和充放电算法升级,电池循环寿命达到3000次(80%容量保持率),是传统铅酸电池(500次)的6倍。且无需定期补充电解液或均衡充电,全生命周期内维护成本趋近于零。以每天一次充放电计算,使用寿命可长达8年,远超航空设备的平均更换周期。


低碳回收体系:Saft建立了“电池闭环回收计划”,产品退役后可通过专用渠道回收,镍、钴、锂等金属的回收率达95%以上。回收过程采用低温溶解技术,能耗较传统火法回收降低60%,进一步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。



四、应用场景与合作进展


目前,该电池已完成湾流G650、庞巴迪环球7500等机型的适配测试,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装机验证。从实际测试数据看,单架公务机换装后,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约2000升,对应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.4吨。



业内专家指出,Saft的28V航空锂电池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推动航空电源进入“高能量、高安全、低能耗”的新时代,为全球航空业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

相关文章

18129611072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